中午錯失的睡眠,讓幾乎整個下午顯得疲憊。棋局進行中,兩個著名的對手,從年輕斗到蒼老,都愈發(fā)謙虛了,他們都敗于了歲月啊。我始終置身事外,帶著魯鈍的微笑。
晚市上買了條鳊魚,果然扁。尾巴甩來甩去,買魚的朝地上一摔,不動了。刮鱗去臟,用兩個塑料袋套上,一紅一白。拎著上樓,又撲騰了一會,然后徹底歇了。莊子曰,子非魚安知魚之樂。這話安在此處,顯然不合適。
還有應(yīng)時的素菜。蘿卜菜,一株豆蔻之年的植物。塊狀根本未熟,莖葉柔嫩而蔥蘢。吃的是稚氣而懵懂的年華,多殘忍。待到根體老熟,就成了蘿卜,號稱“土人參”,吃就吃罷,可以養(yǎng)生。人一旦年華老去,便開始養(yǎng)生。
有時無菜。尋枚長釘,砂紙打磨,洗凈晾干。備一碟醬油,一碟香醋,一碟麻醬,一碟蒜泥。四樣小碟,以長釘蘸之佐酒,人間至味。那晚酒酣,長釘不知所蹤,久尋不得,悻悻作罷。翌日晨,如廁,咣當(dāng)一聲,找著啦。
掃掃碼,搶搶卡,菜錢就有了,怪有意思的。然而廟堂之高,江湖之遠,不足道也。要“道”,也要道點高大上,面子上才好看:時代的一粒塵,落在每個人的肩頭,皆是一座山。
用餐時,有個習(xí)慣,腦子里反復(fù)默唱一句歌,表情相應(yīng)作出陶醉狀。今日份是“池塘一夜秋風(fēng)涼”,“涼”字加“延長性轉(zhuǎn)音”兼“后置發(fā)音”。這是老版紅樓電視劇插曲之一。一查,不是涼,是冷,可能是口音的問題。全文意境很美,如下:
紫菱洲歌
池塘一夜秋風(fēng)冷,吹散芰荷紅玉影。
蓼花菱葉不勝愁,重露繁霜壓纖梗。
不聞永晝敲棋聲,燕泥點點污棋枰。
古人惜別憐朋友,況我今當(dāng)手足情!
顴骨上有個疙瘩,平時以手摩挲,挺好玩。這次指甲一用勁,拑掉了,血流不止。怕破相,顧不上止血,趕緊照照鏡子。沒事。螳臂當(dāng)車,杯水車薪,一顆綻放的小包包,根本影響不了近二百斤大體格子的高冷范的觀感。觀之悅目,略顯憔悴。
穿了件俏衣裳,黑底白花的,勾勒出粗壯的腰部,十分養(yǎng)眼。風(fēng)吹進脖項,一個激靈,掂量掂量,寒意三成,最好季節(jié)要到了。想起老子說,夫唯不居,是以不去。這個“老子”,不是罵人的“老子”,是說簡單道理的“老子”。
有人火燒火燎,赤膊短衫仍汗流不止。我獨長衣長褲在豐沛的日光里徜徉。端莊且敦雅,風(fēng)度也翩然。因何乾坤惶惶紅塵囂囂,我竟這般沉靜?只因書里既已容顏如玉,心中亦存清涼如蔭。但也可能是感冒未愈,氣血不足所致。
年紀一大,就愛啰唆。曹孟德啰唆,說,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!袄象K”,指他自己。王詰摩啰唆,說,猶堪持改火,未肯但空心。何意?是說樹雖老枯,還能作燒火用。也是以物喻人。我喜歡老王,討厭老曹。都一把歲數(shù)了,燒燒小火可以,“志在千里”就算了。不通透。
就著手機讀《儒林》。閉閉目,養(yǎng)養(yǎng)神,腦子卻不歇著,跳出嚴監(jiān)生彌留之際伸出兩根手指的畫面。他不是擔(dān)心那兩封銀子,也不是記掛著舅老爺,而是抱怨兩莖燈草點的油燈太費了。我覺得他做得對,有正能量。燈草,光明之源,當(dāng)然應(yīng)該珍惜,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。
三毛的撒哈拉故事,早年間曾讀過,講的什么多已忘卻。但她有句話還記著,說讀書多了,容顏自然改變。我思前想后,覺得很對,我就是在三十多歲時,看的幾本佛經(jīng)。我把這事跟朋友講,朋友搖了搖頭,說,要這么論,你那幾本經(jīng)書應(yīng)該是在二十五歲時看的。她了解我。
總之,這個初秋,人很安然。賦詩一首:
日晏醉重陽
豪興越山梁
楓葉映夕照
霜意沁菊香
|